找到相关内容1074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心说(四):生命的根源

   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  一、最深层的意识——第八   上一章提到第七末那是处处以“自我”为中心的意识,由於利已主义在作怪而产生种种烦恼。但若能把这种为自己设想的“小我”进一步地透过...第八既是表层的意识领域所触及不到的深层心理,因此是意识的根源体,如同汹涌的河流(瀑流)毫无体止地不断地活动著。   如《解深密经》卷一:   阿陀那识甚深细,一切种子如瀑流,我於凡愚...

    释依昱

    |唯识|谈心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2480083354.html
  • 《成唯识论》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

    物质和极微(物质基本单位)不具有实在性,因为它们不存在永恒不变、不可分解的本体,物质是由众生的第八变现。唯识学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正统派——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有某种程度的共通性。  【关 键 词】唯识...的第八变现。从物质结构论来看,唯识学认为:物质不是由极微(物质基本单位)构成,而是由第八变现色法中的实法(基本物质),再由实法形成假法(各种物体)。而此处的假、实概念正是理解唯识学物质观的一个难点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4742380.html
  • 佛的四种智慧

    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  “大圆镜智性清净”,什么叫大圆镜智呢?佛有四种的智慧,大圆镜智就是由第八所转的,转识成智。你不会用的时候就是;你返本还原转第八,就成大圆镜智。所以大圆镜智的本性什么样?是清净没有杂污的。   “平等性智心无病”,平等性智就是由第七所转变的。也就是你没明白之前,叫第七;你开悟了之后,就是平等性智。第七叫未那,又叫传送,由第七意识传给第八,所以叫传送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2860847.html
  • 菩萨不断除烦恼而证得菩提

    一切三界中的烦恼法里面,特别是在人间的烦恼法里面,才能够证得菩提,因为菩萨所要证的菩提是佛菩提,佛菩提所证的标的就是第八如来藏。如果断除了烦恼障,舍寿以后入了无余涅槃,入了涅槃以后,你的十八界统统都没了、都灭尽了,没有见闻觉知心的你,如何去证你的第八呢?因为你都不存在了,怎么会有你去证得第八?  所以尚未开悟的菩萨们,不修证二乘的涅槃,不去断我执烦恼,而在人间、在三界中来求证佛菩提。当你还有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4951613.html
  • 真如说与玄奘的创新

    为“藏”,这就是由于它含藏着变现一切法的种子。因此,阿赖耶识也叫藏识。玄奘一派认为,阿赖耶识是八中最基本的,因为前七都是由它转变而来的,是它的变相。第八叫根本,前七识则叫枝末或转识。  第八所以叫做藏识有如下三重意义:能藏、所藏、执藏。《成唯识论》卷二说:“初能变,大小乘教名‘阿赖耶’。此识俱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。”所谓能藏,是说第八能摄藏前七识诸法的种子。所藏是说由前七识熏习影响...

    徐仪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2069072.html
  • 为什么在入定的状态下可以开发习修者本具的佛性智慧(为什么会“得定开慧”)?

    我执,使众生以“我”作为心识的主体。  人的第八叫阿赖耶识,又称“种子”、“藏识”。众生的善恶种子和真如佛性正藏在第八之中,众生本具的光明觉性被前七隐藏于此,只有“剥”去前七的隐藏,才能将...为什么在入定的状态下可以开发习修者本具的佛性智慧(为什么会“得定开慧”)?  根据唯识论的理论,人的意识分为八种层次,简称“八”。,指人的一切感觉和意识。  从第一到第五,分别为眼识、耳识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444193.html
  • “唯识”种子观与艺术灵感

    的部分观点来解析关于“灵感萌发”的问题。  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讲,意识是心理活动的综合中心,或者说是思想行为的主宰的话,那么阿赖耶识,即唯识宗的内在的心识的第八,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,或者说是灵感摄取的源头。   如果把艺术当作商品来卖,那么满足人的第六,意识层面就足够了。但是,若要将艺术作品作为洗礼人类灵魂的工具时,那么对于第八的开发,也就是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,就显得必不可少了。因为只有...

    周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2086384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三身四智

    此有智,还成无智。复说偈曰:大圆镜智性情净,平等性智心无病,妙观察智见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,五八六七果因转,但用名言无实性,若令转处不留情,繁兴永处那伽定。如上转识为智也,教中云:转前五为成所作智,转第六为妙观察智,转第七为平等性智,转第八为大圆镜智,虽六七因中转,五八果上转,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。 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90110985.html
  • "唯识"的理解

    唯是简别,排除其他.是认知.意思是万法的显现除了能被识的认知外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.也不是说就是一个不变的实有本体.依于根对境而产生的,根和境都是一个迁流变化的,也一样.<<百法明门论>>略陈名数,八,与识相应的五十一心所,色十一是第八的相分,二十四心不相应行是心心所色的分位假立,无为法是四法的事相的理体,都离不开.唯心,如果依八心王,那唯识也是唯心.但一般理解唯心唯识有差别,一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5654299.html
  • 将佛法世俗化、浅化的证严法师(连载一)

    ──第八──得不退转住而入菩萨七住位;从此得入内门广修菩萨六度万行,乃至得以眼见佛性而入菩萨十住位,成为菩萨摩诃萨;若肯再随大善知识修学者,乃至得以超劫精进,一生取证初地果位,圆满第一大阿僧祇劫所应...的。因此,常见外道就是外于常住真心第八,坚执剎那剎那生灭的意识为常住心的人。   既然已知常见外道是追求意识境界的人,接下来应该了知意识有哪些微细的变相境界,知道以后就不会再落入意识心的种种变相境界...

    正光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92759110.html